close

上次拔牙名醫各種細節都幫我顧全了叮囑了所以我天真地以為天底下的牙醫應該差不多都那樣(?)

什麼「沒有妥善消毒」之類的,直覺就會認為是患者多心、多疑了,哪有可能是院方疏失。

直到這次替我拔牙的新人醫生「該做的沒做、該說的沒說、該給的沒給」,第二位醫生「給我的藥單有誤、給我的指示讓症狀惡化」。

真心誠意地想告訴各位:「如果替您拔牙的不是名醫(此處意指「已經能讓您信賴的醫師」),請先做好功課保護自己再去拔!

(想參考「拔牙後吃什麼」的菜單歡迎請直接下拉至本文倒數第二段謝謝。)

 

先前寫過這篇「【生活】拔牙/拔智齒後,可以吃什麼東西?

但這次主要想寫「拔牙之前希望各位能先知道、以及拔牙之後的照護及注意事項」。

 

──

 

上次給名醫拔了人生中第一顆智齒後,時隔三年多,我又有一顆幾乎相同情況的智齒需要拔了。

(埋在下排牙齦裡只看得見一點點白色、照X光是長歪的。上排智齒完整長出來直的,已把下排智齒一帶的肉戳出傷口)

但因為最近工作(原本的工作沒減少又加上公司開拓新業務、還沒請新人但已經有人離職在把工作交接出來)忙加種種原因(?)

我沒回去找那位我幾乎想視為神的名醫……如今超級後悔,如果時光能倒流,我不需要回去高三發憤圖強什麼的,拜託讓我回到拔牙以前奔出診間就好平眼.png

就算讓我吃止痛藥等三個月再狂請一堆假去遠征(明明也沒當初距離那麼遠了)找名醫,我都會立刻回答:「我願意!」

因為上次根本在我還沒反應過來「咦不是剛開始要拔而已嗎?」的時候就結束,然後回去沒多久就止血也不痛不腫、還沒拆線就能偷吃炒飯啊餅乾的←

(是說時隔已久,我自己還google了自己當時的文章「【生活】拔牙/拔智齒後,可以吃什麼東西?」去查拔智齒完到底能吃什麼XD

但如今發現根本在寫日記啊twin晴表情02.png而且這次又有一些「當年沒寫到但現在正在吃」的東西,於是決定寫PART2。

特別是為了那些跟「這次的我」一樣,拔完一個月才開始吃「當年的我」拔完不到七天就在吃的東西 的同伴(?))

還有我最想寫的是「拔牙之前希望各位能先知道、先做好功課的事項」!

→上面說過了因為忙什麼的,加上上次名醫各種細節都幫我顧全了叮囑了所以我天真地以為天底下的牙醫應該差不多都那樣(?)

殊不知……這次替我拔牙的醫生「該做的沒做、該說的沒說、該給的沒給」,第二位醫生「給我的藥單有誤(好險健保藥局的藥師細心,說藥單上抗生素是一天一次而且有需要再吃……安安又不是止痛藥。其實後面醫師也提醒我拔牙那位醫師的抗生素開太少了,但當時另一位藥師可能快下班了也懶得再懷疑什麼吧平眼.png、給我的指示讓症狀惡化(說熱敷就不會這麼腫了但我本來就已經在熱敷了還這麼腫,而且後來才知道當時快到蜂窩性組織炎階段了應該避免熱敷、重點是我越熱敷越痛)」。

所以各位讀者啊拜託!真心誠意地,「如果替您拔牙的不是名醫,請先做好功課保護自己再去拔!

我真的莫名不希望再有人跟我一樣「悔不當初」(?)了哭.png

(順帶一提,因為後來我看到第三位醫生才解決,期間難受到不行當然請了一堆假(到職至今的全勤沒了),在家才終於有空狂爬文領悟了真正的拔智齒應該是如何的(?)以及術後照護的多方說法。)

 

──

 

首先,拔牙請預約在白天,最好是上午

因為這時合理來說是身體和精神狀況最佳的時段(有看到「此時人體會分泌什麼什麼」的說法但具體我忘了←)

更重要的是為了「有問題(好比血流不止!)的話方便回去找醫生

日子的話建議挑在「開始連休的前一天」,好比如果週休二日的話就挑週五去拔智齒。

請想像拔完牙要是沒有快速痊癒(?),還要動來動去(?)啊、不得不開口講話、讓自己身心俱疲不能好好休息什麼的……會有多可憐。

──請聽聽「晚上九點多拔完牙、半夜三點傷口噴血,隔天中午還要趕去素未謀面的公司在那邊待數小時」的傻子的誠心建議。

(其實說實話除了「名醫以外敢說願意拔的話誰都差不多吧」、「想用最方便的方式解決」、「不過就是拔顆牙」等種種想法以外,可能因為我還有種「反正自己的命沒什麼價值」的扭曲心態(?),才會導致這些悲劇吧XD

但是請「和我有類似想法」的各位三思!拔牙又不是像洗牙什麼的三不五時(?)要去,基本上拔一次也就去個一到三趟

(名醫可以省略的「確認情況」一次(不然櫃檯直接幫你掛然後當天醫師發現這情況對自己而言好像太過棘手了辦不到也不好勸退了吧twin晴表情03++.png)、拔牙縫線一次、如果用可吸收的線那也不用回去了的「回診拆線」一次)

一個人沒意外的話最多不也就四顆智齒?零到四!要是一次拔兩顆之類的話,拔牙次數又會再減少。

……一生中頂多就四次的事(四顆都要拆線還要不同日子拔的話乘以二),拜託請重視拔牙這件事!我們經歷啊參與的婚喪喜慶什麼的人生大事都比這個多吧我覺得!哭.png

而且這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事。除了牙醫以外基本上只有我們自己能救我們自己。

是的所以我這邊想記錄下我的自救歷程。

 

──

 

還有其實各位可以三思「為什麼要拔智齒」。

可能同樣一顆智齒有的醫生說這要拔、有的醫生說這不用拔。

我自己的理論是:「會痛就要拔。(並不是說不痛就不用拔,因為可能之後就開始痛了←))」

但當然還是請各位自行評估自己智齒的狀況。

 

另外有看過「拔智齒費用」之類的關鍵字,經驗分享──我拔智齒不貴啊,收費跟洗牙什麼的一般看診差不多就那個價位(好比兩百元)。

所以有健保的話請不用擔心費用的部分(台灣好棒(?)),請擔心那以外的部分(?)也就是本文想傳達的內容。

 

──【拔牙前 準備物資】──

 

再來,假設拔完牙可以不出門或不方便出門,拔牙前幾天我們就可以先準備物資了(咦)

冰敷袋!(我是拿個差不多手掌心大的夾鏈袋,裝水丟冰箱冷凍,拿出來用手帕包著。

是的拔完牙通常會拿到也應該要拿到一個,但自己準備一個就可以在原本那個冰塊融化後扔冷凍、拿新的輪著用。)

不含酒精的漱口水!(據說含酒精的話會減緩傷口痊癒速度(?)

如果沒有軟毛牙刷的話也建議準備,不小心戳到傷口的話比較不會那麼痛(?)。

我是拔完牙72小時後第一次刷牙(沒人跟我說什麼時候可以刷,我很難講話也就不想打電話回去問,是爬文抓個保險點的結論。

主要是不建議讓牙膏泡沫碰到傷口的樣子,所以牙線的話印象中更早就可以用了。三天其實有點久啦但我這次傷口真的復原很慢所以。)

我還記得三年前名醫特意提醒過我「智齒前一顆牙(臼齒)沒刷乾淨的話很容易發炎,一定要刷到」。

這次傷口慘不忍睹(?)所以我真的很不敢去刷,但後來想著「我寧願誤傷到傷口也不要到時候連前面那顆都蛀掉拔掉」就敢刷了。

因為我拔完拆線後還在痛,不確定是傷口痛還是智齒前一顆牙附近發炎什麼的,舌頭去推那顆臼齒內側,居然有種鬆動的感覺還真的被我往外推了輕輕「喀」一聲向外固定了呵呵呵呵呵嚇死我。懷疑是當初傷口切太大所以支撐前一顆牙的牙床?也被動到或是切掉了。但我不確定,我只深信我傷口不是一般大,而且後來第三位醫生原本都冷酷地面無表情,直到看我傷口時不只皺眉、根本整個臉皺成一團皺到極限。

噢然後因為想說那顆臼齒靠近傷口的那一側實在不好刷,漱口水多少加減抑制一下牙菌斑什麼的(?)

後來第三位牙醫也說可以用一半水(生理食鹽水?我當時接近發燒、腦子有點茫然)加一半漱口水沖出傷口食物殘渣。

不過當我拿飲用水+漱口水嘗試了之後傷口很痛哈哈哈(當時還沒能去買生理食鹽水呵呵)可能跟我選的漱口水有關吧我也不確定。

大概一兩週後單純用同款漱口水漱口倒是不怎麼痛。順帶一提我是用李開頭品牌的綠茶口味已用到第三小瓶XD挑個不討厭的味道就行。同品牌紫色的味道我倒是無法接受。)

 

拔完牙會讓妳咬一塊紗布止血,但院方可能不會給我們第二塊紗布,所以如果會擔心也可以自己先準備著。(我記得當年名醫說茶包也可以)

 

還有安素或其他流質食物(菜單什麼的後面會接著寫~)

 

──

 

然後,拆線後會需要不帶針的針筒(把針拔掉,或是餵寵物?用的那種。)去沖出卡在傷口的食物殘渣。

只吃流質食物也可能會有殘渣!順帶一題我這次拔牙到拆線只靠安素跟牛奶維生呵呵……(一臉滄桑))

(我對針筒的記憶有點模糊──但當年我記得是拿灌食?餵食?寵物的那種,前端是塑膠質地但太短、口徑太大,不太好沖。不過當時我的傷口很健康(?)不沖也沒差XDD所以我試了一次就沒再沖了也沒事。

這次是第三位醫師直接給我注射用但把針拔掉的那種傷口,前端還是有一段細長金屬接連著,很‧好‧用!(灑花)跟小罐生理食鹽水的開口也超契合(?)超方便。

醫院的醫師有可能會送針筒給我們(?),所以不一定要自己準備,我只是順便提一下。ˊˇˋ

 

可能有人會想「傷口泡在口水裡都沒事了,用什麼水沖都沒差吧」之類的,

但我自己是覺得「就是因為傷口平常已經在遭受口水摧殘了(?),我們才需要用沒細菌的生理食鹽水。不然它就真的24小時和細菌作伴了。」←

所以良心建議用生理食鹽水去沖,還有,印象中生理食鹽水開封後過24小時就開始會有細菌滋生,建議扔掉。

所以我是買分裝成每20ML一小支的,但我沖的技巧不太好所以一次都會用完一罐(支/瓶)甚至兩罐。(好比第二罐才真的沖出東西這樣XD)

也有看到10ML一罐的,但20ML那個我用得很滿意就是了XD(一開始是無知地直奔藥局說「要沖傷口用、小瓶的」而已,後來發現還有注射用的,味道比較好(?)

噢我還順便長知識了──「不要拿隱形眼鏡用的生理食鹽水冒險、沖傷口用的生理食鹽水不能拿來注射、注射用的生理食鹽水可以拿來沖傷口」。

簡單歸納就是「注射用的生理食鹽水成分最單純、沖傷口用的其次(我看包裝上寫的多了塑形劑)、隱眼用的據說可能有更多複雜成分(更別說萬一買到保養液類型的(?))」。)

至於那種500ML一罐的……拜託不要鬧了那怎麼看都不像是拿來沖牙齒的。(雖然是可以沒錯啦硬要說的話)

 

──【至拔牙前一日】──

 

請確保充足的睡眠。還有吃飽←(因為接下來可能餓好一陣子)

我自己是前一天特別堅持早睡,覺得前一晚能睡多久就睡到極限(?)。因為感覺平時就沒怎麼睡飽XD

 

另外前面也說過,不是名醫(準確點來說:「對方不是你所信賴的牙醫的話」!)的話其實我覺得「拔牙當日以前」先給要負責的醫師看過你牙齒的X光片評估過比較好

(↑上面這句見仁見智。估計有人覺得「不管是不是名醫當然一定要啊」、也有人覺得「不用也沒差吧當天就一定會看到了啊多此一舉」。

我會覺得這個步驟是「為了降低悲劇發生的可能性」XD。

如果自己確認悲劇不會發生那就不用了,上次我給名醫拔的時候也因為某些原因(?)沒有這一步、一切安好順遂。

但這次我覺得如果當初有做這件事的話,我這位拔牙醫(?)可能會委婉建議我:「這個妳可能要找別人處理」,然後我們就可以好聚好散(?)不用走到釀成悲劇(?)。

還有,院方如果有需要提前準備什麼(例如縫線!)可以先裝作無知(?)地用:「到時候是不是會需要○○?」的確認口吻去提醒醫生。

降低像我一樣「傷口都切了拔到拔出一些小牙齒塊,護士忽然想到什麼似地問醫生是不是需要線,醫生這才想起來似地說對,護士去找回來才說什麼:『只剩這兩個』,然後醫師猶豫一陣只好說:『那這個好了。』」發生這種悲劇的可能性。)

 

──【拔牙當日】──

 

要帶上健保卡、安排好自己拔完回程如果無法說話的話怎麼回來(?)之類的我想就不用提了。

如果領藥是需要到健保藥局去的話也建議先確認一下相對位置和「營業時間」

(我拔完牙晚上九點多時才知道還要去健保藥局領藥(抗生素、止痛藥、胃藥),一查才發現那藥局晚上十點關門。

那瞬間彷彿背脊發涼(?),好險有趕上。

……但現在想想當初就算趕不上其實也沒差,因為第二位醫生說這案例拔牙醫至少該開給我五天份的抗生素(我估計這裡指的是一天四次。雖然我腦海深處有著「抗生素一吃就該吃滿七天」的想法但想不起根據)、實際上只開了三天劑量啊哈哈哈(而且還是一天三次您當我在吃安慰劑吃心安的嗎。我身為一個「就算期間沒在吃東西也超準時吃完每顆抗生素」的患者實在很哀怨,所以我那麼認真不是吃來殺細菌、而是吃來純傷胃的這樣。))

 

進到診所或醫院後,萬一直到進入拔牙診間前都沒還沒照過X光的話,我覺得那超出我的認知!

(雖然我覺得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還是提一下。可能會有專業人士說「其實不用照啊」,但我是覺得沒確認過牙齒多深就拔的話也太可怕。

就像至今我覺得「哪有醫院會什麼『器材沒好好消毒』的」(←文法崩壞),但經歷這次事件後我覺得「是的就是會!是我誤以為全天下的醫生都和名醫差不多等級,實際上醫生也是凡人而且可能比我們更不周到。這時代就是像我這樣不具設計美感的人都可以有個設計職位,想必什麼人當上醫生我都不意外了吧←(作者也開始口出惡言。但實際上我自認沒有去黑那位醫生,同事問我到底是給誰拔的我也沒說出對方姓名。叫我去提告去刷負評我也沒去(但說不定哪天發現再出現後遺症我就去了呵呵)。)」)

 

還有,打個岔。抗生素這件事,爬文發現最好的處理方式應該是拔牙前先吞一顆!

(我忘記名醫當年有沒有讓我先吃一包藥,只記得自己像個傻子那樣聽話跟著走照著做,然後回過神來已經拔完離開醫院了,看眼手錶離進醫院前還不到三十分鐘之類的←)

不然至少「拔完牙拿掉紗布後就要先吞一顆抗生素(吃一包藥)」。

但這次我的情況?醫師替我拔完牙後一邊正在很認真回想似地一邊說:「不要用吸管」、「抗生素要吃完」、又想到什麼似地:「回家之後可以冰敷」(我OS:「所以是怎樣這裡連冰敷袋都沒有要給我的意思嗎?假設我一小時後才會到家呢?」因為拔牙途中一度很想叫他住手:「拔不出來就不要拔了沒關係。」但我當然沒有說出口,所以怨在心裡心情極差。)

然後忘記是醫生還是護士跟我說的:「藥三餐飯後吃。」

……就這樣!twin晴表情02.png

好吧可能沒什麼人會在晚餐時間以後來拔牙的關係吧,但難道不應該有人跟我說:「紗布拿掉記得先吃一包藥」嗎?真的?

不過至少後來護士還我健保卡時有給我冰敷袋、還給我一張術後注意事項和我逐項說明(但說實話我覺得那上面寫超簡潔的,好想把當年名醫給我的那張翻出來看→但好像扔了)

就是那些「不宜運動」、「不要吃太熱的食物(我當年文章寫了句「不要吃高過體溫的」如今覺得這標準真明確真好←)」、「不要用吸管」、「不宜菸酒」之類我都還記得的←)

而且除了我口中咬著的紗布以外護士還給了我兩塊備用紗布(可能怕我半夜血流不止,但無論如何這件小事讓我莫名感激。因為我記得當年我缺紗布!←但想不起細節,當年我血有流到需要第二塊紗布嗎?還是單純第一次拔牙太怕了在拿掉口中紗布前希望先準備好第二塊紗布?)

(醫生護士都叫我「咬緊」而是不「咬住」或「輕輕咬」,我分別(咬著紗布說不出話只能指著紗布「哼哼哼嗯嗯嗯」的←)問醫生護士要咬多久,兩位不約而同都說眼神堅定地篤定:「一個小時!」……我當下心裡莫名有點寒:「我傷口是多大啊要咬這麼久?居然不是跟我說:『三十分鐘到一小時』。」)

 

然後除了簽手術同意書以外,會問是否有正在服用的藥物或糖尿病啊那些

爬文時看到有人分享說雖然有在吃避孕藥但以為沒差就沒說,後來才發現當時該說才對的。

我想分享的價值觀是──心裡只要有任何在意的點,有機會就全告訴醫生比較好。

需不需要省略或忽略這個信息,應該是由醫生來判斷、或和我們一起判斷,而不是由可能相對業餘的我們獨自判斷。」的概念。

像我去大醫院找第三位醫生時,雖然我家人也有糖尿病還成天聲稱說我一定也有糖尿病(?)但大醫院櫃台給妳填的上就只有「是」和「否」可以勾選,

即便我填寫時出聲說明了:「家人有這遺傳性疾病但自己沒有好好受過檢查」,櫃檯也只想敷衍過去:「沒有確認的話我們就先勾選沒有就好」

(用電腦填的表格,都不勾的話無法送出、沒有備註欄、對方愛理不理只催促似地:「填好了吼?」也沒有要幫我備註的意思(笑)

當初名醫那間醫院(我就直說了是中山醫!大推。至於那間可怕的診所我就先不公開是哪間了,只想說請各位不要被那種蓋得像大醫院幾層樓又多華麗的診所給蒙蔽了雙眼(不過我會去其實是因為對我來說交通神便利、家人還在那拔過一次不用縫的牙就跟我大力推薦。看起來生意很好、患者很多,但因為這樣護士有空帶位(?)都沒空協助手術、甚至還能讓藥單上藥劑數量是錯的,這種醫院(診所?)對我來說真的太可怕從此黑名單了。))幫我處理這些(身高體重啊過敏什麼的基本資料)的人超級認真負責、誠懇親切的!

當時是手寫的表格,我猶豫著不知道怎麼寫,對方聽完還直接邊跟我確認邊幫我寫,根本天使。

……當年有些不知道該說是插曲還是難言之隱(這詞不是這樣用),總之在我眼裡那位負責人(?)跟那位名醫真的像神啊救命恩人一樣。

我最近才想起當時真的在心中發誓自己大學畢業後要成為一個有用有價值、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來回報這些。

(↑如果覺得這很莫名其妙的話……我大學期間整個人身心都很不正常三不五時就病倒還一度想自殺,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這其實沒什麼好莫名的←本人表示已見怪不怪

然後現在……我不知道。我覺得自己可能成為了當初不想成為的人。

 

還有,正常來說拔牙之前在診間會用酒精幫我們的嘴唇啊口腔周圍擦拭消毒過一遍

(記得上次名醫幾乎幫我把顴骨以下都消毒了XD←也有可能記憶被美化(浮誇化)了,但至少確實有消毒。)

但這次……「完‧全‧沒‧有」!

所以後來那縫線啊~在縫合時,就這樣貼在我臉頰上磨擦划過去,再被縫進我的傷口裡啊哈哈。

然後那黑線再拉出來再劃過我的臉頰又再被一針一針縫進去(因為拔了一個小時而且覺得下巴快被掐碎、器具還莫名像壓舌棒那樣直搗我喉頭(記得當年沒有這一步)讓我反射性要吐,燈的位置讓我張開眼就很痛(回家後發現眼睛紅得有一處看起來根本就是有微血管爆裂,我閉著眼也實在沒心力去數縫了幾針,我想大概五六針吧。我只知道醫生跟護士要了兩顆止血棉塞進去。))

我才覺得不對啊我下班都還沒洗臉您也沒幫我擦臉←(什麼OS)

但又覺得此刻說不出話(因為我被打了四、五針麻藥(好像拔之前三針、途中醫師驚訝:「這裡會痛?」補一針、拔到後半場(?)醫師又默默補一針),可能因為一開始位置沒打準再加上怕時間太長麻藥消退。當初名醫開拔後完全沒有幫我補麻醉我也完全不疼、甚至毫無不適。這次的話……根本「不適的最大值」我還不覺間流了滴眼淚XD)

然後都已經縫進去了才指控(?)沒消毒的話好像也意義不大,而且我怕忽然作出反應驚動醫生等下醫生手滑之類的(因為後來縫到一半還有別的醫師下班了進來一邊誇說「會拔牙好帥」一邊說明天什麼什麼就交給他……甚至和護士一起三人聊起來在那邊笑,醫師也沒停下幫我縫線的動作,直到我忍不住張眼瞪門口那個醫師。(←覺得可能是此刻第二次眼睛被那燈直照後來才會紅一塊讓我心驚(?)))

噢所以……如果能重來(?),我會在進入診間之前先自備酒精綿片,把我臉上眼袋以下全擦過一遍。twin晴表情03++.png

其實嘴唇一帶就可以了,但誰知道醫師大大會把縫線貼到我們臉上的什麼地方去像剔牙那樣滑過呢^^

我還想補充,當初名醫拔牙時,身邊圍了一群我分不出是實習醫還是護士的人。

名醫每縫一針,拉出來就讓戴著手套的實習醫還是護士幫忙把線拎在半空中,其實根本不會碰到我的臉。(所以當初消毒只是怕誤觸、「不小心碰到」,多細心啊!)

這讓我想到,這次拔牙期間,診間裡只有一位醫生跟一位護士,而且院裡很忙、護士兼櫃檯的樣子,時不時就要走出去(帶別的患者去別的診間?)。

好比護士去拿縫線、醫師因為拔不出來就叫護士去拿15號?(估計是可以切出更大傷口的)的刀、此時診間就只剩下我跟醫師,醫師還要拔到一半放下手術刀,去拿那個引流?的管子幫我把快讓我嗆到的血和口水吸走。其實我覺得是因為血把牙齒淹沒了醫生看不到才幫我抽的。雖然麻醉了不疼但什麼時候自己嘴裡有在湧血那感覺很明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傷口很大,至少上次名醫拔時我不記得曾感覺過自己在噴血之類的。)

當年名醫周圍因為圍著一群人,這種事當然是有人從頭到尾拿著那個抽口水(?)的管子的。

還有手套!也是護士不在診間的時候,坐著滾輪椅(?)的醫師拔到一半還忽然放下器具遠離我(?)

張開眼睛一看他神情凝重(彷彿自己手被劃出傷口似的那種表情,但實際上有沒有受傷我不知道,估計是手套破了。)在那邊默默拆手套扔掉戴新的再回來。

 

不好意思扯遠了,文章寫到這裡時還出了趟門再回來←

除了消毒,幾乎同時還有一件事──漱口

記得名醫跟第三位大醫院的醫生都跟我說過那是漱來麻醉用的。

不過爬完文後覺得麻醉以外應該還有跟漱口水差不多的功能(當年第一次看到「用漱的」的麻醉還很開眼界。當年我真的傻得不行,連看醫生要預約啊要量身高體重之類的基本常識都沒有,所幸還知道要帶健保卡←))

然而這次……當然是「根本沒有讓我漱口」twin晴表情03++.png

於是我就在嘴裡嘴外都是病菌的情況下拔完牙,還讓細菌隨著線被縫進我的傷口了呵呵呵呵←

……說實話我有種「被當成無知的羊來宰」的感覺←並沒有這句俗語

這次的拔牙醫要打麻藥前的瞬間,我閃現:「當初是不是還有先漱口麻醉?」的想法,但三年多前的記憶早已模糊,又想說可能兩間打的麻藥不太一樣之類的,在我如此猶豫時醫師就把麻醉打下去了我也就……嗯。

(好想回去對我自己吶喊:「妳想到什麼妳就給我說啊!妳的潛意識正在拯救妳自己,妳為什麼不聽!」)

 

──【拔完牙】──

 

此時我們咬著紗布,請不要說話不要運動

不要激動、不要泡澡。(加速血液循環會和我們的目標背道而馳)

還有,不要用力!(當天我沒多想,習慣性地在手洗貼身衣物擰乾,一擰下去傷口就湧泉式噴血提醒我住手呵呵)

 

重點,請認真冰敷!(到拔完牙後48小時這期間)

敷幾分鐘休息幾分鐘之類的眾說紛紜,但我自己信奉(?)的方法是

「用同一隻手敷著(不要換手也不要變換手勢),手覺得太冰太凍想休息時就把冰袋扔著,讓手和臉都一起離開冰敷袋。等手覺得休息夠了回溫得差不多了再用和剛才同一隻手繼續冰敷。

覺得臉頰(傷口一帶)差不多了就去冰靠近耳朵啊下巴喉嚨的位置,但不要換手,因為這隻手是我用來衡量自己「有沒有凍傷」、或該說是「保護自己不要凍傷」的基準。」

畢竟我們臉上有麻醉還沒退,就算凍傷了可能也感覺不出來。但手跟著一起「被冰敷」總能感覺得出來吧?

換位置敷但不換手是因為我覺得臉應該比手脆弱一些(?)

至於「哪來這套邪門歪道」──單純因為我看了一大堆資料得出結論差不多是:「好好冰敷、不要凍傷」。

當年我好像搭了兩三小時的車,冰塊都融了其實沒能好好冰敷,所以這次我一開始就決定要冰敷到極限!(?)

於是我基本上冰塊融了就去冷凍庫換新的冰敷袋,敷到手太冷太僵才扔著冰敷袋休息(覺得手可以了又繼續冰),這樣下來其實我這次也沒怎麼腫。

但拔完隔天大概四小時吧冰都融化了但出門在外沒能繼續冰敷,一回來發現我的臉一下就腫起來了。(當年我就算沒怎麼冰敷也沒這麼腫)

 

(至於第二位醫師單純照和我爬完文一樣的想法:「拔完牙後四十八小時到拆線這段期間熱敷」,但當時我其實已經有蜂窩性組織炎症狀

(我明顯意識到第二位醫師(拔完牙後第五天,週一上班午休痛到撐不住了請假去的)和替我拔牙的醫師同一間診所所以他不好直說什麼,但我從他自言自語般的暗示(看著資料說抗生素應該開五天什麼的)以及後來和護士小聲談話那語重心長的口吻(腦補)明白了──我該做的不是換醫生而是換醫院這件事。再加上他說著「已經發炎腫成這樣,現在再吃抗生素可能沒什麼效」然後開給我三天份(等等我前面是不是寫成四天份?是三天QQ)同款抗生素叫我飯後吃,我拿著藥單去健保藥局時藥師很細心(先前領藥時是不同位藥師,可能因為要下班了吧總之態度很差很差。),問說醫生是不是讓我三餐飯後吃、說藥單上寫著的是一天一次、有需要時再吃、總數量三顆,讓我拿回去診所問問。我回去問了之後還真的重印了張「總數量十二顆」的藥單給我呵呵呵。現在是怎樣你們診所到底是多節省抗生素?珍貴物資嗎?

噢總之,我回來繼續吃同款抗生素,已經有抗藥性了所以當然沒效,而且我熱敷到隔天一早連喉嚨都腫痛,於是立刻網路掛號直奔大醫院見第三位醫生了。

後續是第三位醫生開了不同款更強效的抗生素給我吃滿七天後我好多了,但我吃了大量(十六天??不記得了。)止痛藥到拔完牙三週左右才終於不持續性疼。(醫生說不痛就不用吃,但我嘗試不吃後發現痛到睡不著就還是爬起來吃。)

而且第五天去看第二位醫生時,好奇問醫生我傷口被縫幾針,醫生說三四針吧整個腫到看不出來(還有說句怎麼沒早點回診)

第六天第三位醫生聽完我說縫線與細菌的故事(?)後說看起來差不多可以拆線了(雖然我有強調自己是什麼時候拔的、還未滿一週、問說不是拔完一到兩週後拆嗎。但這裡我選擇相信這位醫師,而且我想早日告別細菌縫線←)就讓非常溫柔的實習醫生替我拆線了。這裡用漱口的麻醉還有用噴的麻醉(覺得再度開眼界),替我消毒傷口時一堆泡泡,不痛而且清完傷口有種異樣的舒適感XD(第二位醫師幫我消毒時也是,處理完從原本痛到想哭變成走回家的路上心情超好)。

當年實習醫師弄痛我了(我還寫在部落格裡所以記得XD)但這位醫師的動作溫柔到不能再溫柔!(我欣賞您我感激您我看好您!)不過他反覆檢查說「只看到一針」。

……於是我明白了這段時間明明只靠安素和牛奶維生卻偶爾感覺喉頭有異物的原因是什麼了──那是被我吞下去的縫線啊啊啊。

我真的完全沒有去舔傷口,估計是腫到把線崩斷了或是醫師沒縫好吧呵呵←開始黑人家)

總之「不要凍傷地冰敷」直到拔牙後48小時,(照醫師指示)可以換熱敷但熱敷後覺得沒有比較好就不要再熱敷了!(如果是蜂窩性組織炎的話不能熱敷)

我自己覺得比較保守的作法是「必須冰敷但不用熱敷好像也沒關係」

因為直到第三位醫生(原本說讓我先不要熱敷了)說我可以熱敷後,我沒熱敷也沒特別怎麼樣(?)

 

紗布要咬多久」這件事,建議以拔牙醫師(最清楚我們當時傷口情況)告訴我們的時間為參考。

太快拿掉怕血還沒止住、太慢才拿掉又怕血塊會連著紗布一起被拿掉(?)

總之就是太早太遲都不好。

 

拿掉後我相信是要先吞一份藥(抗生素)的!(除非拔牙前有先吞過抗生素)

雖然這次並沒有人跟我這麼說。

但我這麼做了,前三天確實沒有發炎,所以我覺得這是對的←一個人體實驗的概念

但我不是呼籲大家直接這麼做,而是希望大家記得「拿掉紗布到底要不要先立刻吃抗生素」這個疑問,然後拔牙前就先問醫院

(至於我為什麼這麼做,是因為我意識到自己口內口外都沒被消毒,而且掐指一算如果照院方說的「三餐飯後」吃,那我拔完牙後至少十個小時以上才會吃第一顆抗生素跟止痛藥!於是以一種「誰理你啊!」的負氣心態,爬文後看到有這種說法(拿掉紗布就服藥),於是不顧一切、不去查證,先直接吞一份藥(抗生素+止痛藥+胃藥)再說。)

 

噢然後題外話,我吃完三天份的抗生素後第四天是週日(休診),我本能地覺得自己還需要抗生素,但已經吃完了。

然後到第四天晚上我就發炎腫得痛到不行還發燒了哈哈哈哈哈

但又覺得「又不是血流不止。沒閒錢沒時間沒力氣掛急診。(當下真的莫名覺得下床就累到不行)」,加上「說不定睡一覺就好了」的鴕鳥心態,決定週一上班再說(下班再去看醫生)。

……我又想到,拔完牙晚上九點多,之後因為血一直流(但我想著不要大驚小怪怕第二塊紗布反而把血塊帶走就先沒再咬,而且真的深怕第三塊紗布也用完了深夜裡我還血流不止。我家沒紗布也沒茶包啊→好像不是重點)

我是一邊冰敷一邊坐在床上睡的(枕頭和厚棉被化身大靠墊)

每一兩小時就會下床去換冰敷袋,不知道自己只是閉目養神睜開眼睛還是忽然睡醒。

半夜三點左右有一次醒來的瞬間,不確定自己是不是不小心咬合了嘴巴(上方完整長出來的智齒沒拔,只拔了下方的。)總之一醒來就意識到自己傷口漸漸在噴血。

後來越流越快越流越多,覺得實在不行了(怎麼看都不像會自己止住),就去咬第二塊紗布咬了半個多小時。

再拿掉時,發現第二塊紗布……比第一塊有更大量的血而且其中一部分也比第一塊更加鮮紅啊啊啊(當下驚恐到想主動暈過去(?))

 

……好了這篇文章字數有點爆表不好意思。

印象中看到比較多是說拔完牙24小時內先不要用牙膏刷牙之類的,但這部分我想應該看個人情況吧,畢竟這次過了24小時我都還覺得張口困難更別說刷牙了twin晴表情02.png

「48小時後到拆線前」普遍看到說照醫生指示可以熱敷(印象中跟「讓瘀血消散得快一點」之類的說法類似?),但我根據這次的經驗是覺得不要太認真熱敷反而比較保險。

可能其中有什麼誤會但我的理解是:「熱敷可能好比較快也可能惡化、不熱敷至少我不覺得有惡化。」twin晴表情03++.png

我還記得第二位醫師跟我說:「妳可以熱敷,就不會這麼腫了。」的時候,我非常直白地回他:「已經在敷了。」(48小時後到進診間前我時不時會把暖暖包按在臉上,因為一心想做點什麼來舒緩強烈的不適)

對了我當時迷茫過「『熱敷』具體來說要怎麼做?世界上又沒有熱敷袋這種東西?」下一瞬間想到世上有「暖暖包」這種產物,剛好這幾個月開始在生理期時會用所以家裡就有。

後來才知道還可以用「熱毛巾」之類的(我自己嫌麻煩就沒試)

而且在第二位醫生說可以熱敷後我就更認真熱敷,得到的一模模一樣樣抗生素也照吃,結果第三天早上起床就整個喉嚨又腫又痛了哈哈哈

於是立刻網路掛號最近一間大醫院目前正在看診的醫生,起床水都還沒喝就衝出門(難受到快崩潰←)

 

※這裡請注意,跟我一樣拔完牙喉嚨痛的話建議衝去找醫生(個人偏見最好是新醫生(?)因為我現在懷疑原本的醫生或診所可能想將大事化小(?))

第三位醫生給我的藥單上寫「蜂窩性組織炎」不過還好,有些「第三位醫生說的症狀」是到「我看完第三位醫生回家後」才出現。

期間我也是因為不舒服就請假去找過第二位醫生消毒(雖然當時已經被說「怎麼沒有早點來」)

總之雖然我拔牙的那一步走錯了(?),但後續我真的特別認真在自救(?)、盡快直奔醫院。

所以基本上我自己是覺得完全稱不上嚴重啦(咦)但非常非常不舒服是真的。

 

第三位醫生讓我先不要熱敷了,然後開完全不一樣(更高劑量更強大←)的抗生素給我,請實習醫幫我麻醉、拆線、消毒傷口。

我回家的路上就又覺得好多了(和第二位醫生剛幫我消毒完傷口時差不多)、心情愉悅,但已經中午又餓又渴的就先回家了(很後悔此時沒去買生理食鹽水)。

原本想著大不了回家休息一下、吃個飯吃個藥再出門,但休息完實在完全不想出門了哈哈哈←

總之後來認真吃藥、飯後睡前沖傷口漱口、餓了好一段時期每天都想吃那個想吃這個的……

第二位醫生開的藥沒有繼續吃,第三位醫生開的抗生素吃滿七天(第四天有回診一次,因為感覺醫生也不確定這樣有沒有用,回診看有用(再順便幫我輕傷口說我沒清乾淨XD)才開剩下的三天給我。估計如果沒用的話一生可能打算換藥或到時候如果化膿之類就要引流了吧。)、止痛藥吃了N天(吃了還是會痛,但不吃的話痛到難以工作、難以入睡。)

醫生說沒有再發燒超過38.5度之類的(原文不是「之類的」,好像是說發炎什麼的但我忘了←)就可以不用再回診。

直到拔牙後一個月覺得自己好得差不多了。(雖然拔牙側還是偶爾會忽然痛起來、然後那種像「臉頰被往內吸」的不適感都已經快成為習慣了。當初吞口水時傷口處就會有塊像多餘的肉跟著偏到舌頭下再偏到臉頰側,第三位醫生說之後就會好了,事實證明現在真的也沒那種感覺了,估計是一起癒合進去(?)了。)

但,我到現在還是不能完全咬合,因為上面的牙齒會戳到下面的傷口啊啊啊。

等傷口再好轉一些,我想我就該去拔上面那顆智齒了。不然現在要咬斷食物只能用我的舌頭和上門牙,而不是下門牙和上門牙。(簡單來說就是可能根本咬不斷,只好全部一起硬吞,遊走在「噎到」邊緣(?)。)

而且講話從意識到新智齒長出來後就變得有些大舌頭(原本自認口齒非常清晰←),像是「七」這種需要咬合臼齒的音我為了不弄痛自己都會發成「一」或「吸(但此時沒有任何牙齒會咬合)」twin晴表情02.png

 

 

─【拔智齒後吃什麼‧菜單】─

 

原本想獨立出來寫一篇但又覺得現在記憶模糊(?)應該也不出太多就併在這了。

(其實終於有氣力跟心情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拔完牙剛好一個月了,說實話記憶有點模糊←)

首先,請戒酒戒菸戒咖啡因!(我拔完牙一個月內完全沒碰←以往天天喝咖啡跟綠茶的人)

說實話一開始我連吞水吃藥都很艱辛(後來才知道口腔蜂窩性組織炎症狀之一是張口不易啊呵呵)

大概前三天那種不適感,讓我就算不吃不喝(不對我好像還是有喝水)也沒什麼感覺。

一種「比起張開嘴巴我寧願挨餓」的本能(?),再加上深怕食物殘渣留在口中,畢竟當時連漱口都很有障礙。

……簡單來說我拔完後超過48小時都沒有「吃」東西。(還感慨起原來自己可以輕易達成飢餓三十(不是))

一開始餓了就仰頭往嘴裡(張不太開口所以是下門牙的縫隙間)倒水,然後等水流到喉頭再嚥下去。(喝一口我就痛到不行了所以通常只喝一口XD)

到第二天吧?我開始會喝牛奶。用和喝水一樣的方式「進食」。

後來入手安素我也會一起喝。

順帶一提我喝「原味安素香草少甜口味(當年覺得香草好喝但太甜,如今發現出了這種堪稱香草微糖的口味深得我心(?))」跟「安素沛力香草口味(好像沒有少甜口味但這個有塑膠瓶、像寶特瓶一樣可以擰緊的瓶蓋,不像前者我好像只看到像玉米罐頭(什麼比喻)那樣的易開罐。)」

這兩種就是輪著喝(因為我如今還是不確定該喝哪個,但看到「高鈣」瓶身有提到「這不是供普通人喝(?)」類似「供術後患者飲用」之類的字樣吧,所以我就沒買。),也不是說照三餐喝(因為我傷口會痛啊哈哈)、大概一天一罐到兩罐這樣在喝。

以前者為主(因為我比較喜歡少甜口味、加上它比較便宜),但要帶去公司之類、或者早上喝半瓶、中午喝半瓶之類的情況就會喝後者可以轉瓶蓋再搖一搖的←順帶一提沉澱得滿嚴重(?)的。

……總之前兩天我依靠「冷水、牛奶、安素」維生。我認真,我餓到頭暈覺得快昏過去,但我就是不想吃東西因為光喝東西傷口就很痛。

 

第三天我實在餓得不行了,開始吃「愛玉」。

是的就是超市超商都很好入手、份量剛好又方便攜帶、多少有飽足感還不容易吃膩又不怕退冰的「中華甜愛玉」。(雖然我沒收錢但期間受它照顧了所以順手寫下全名(?))

我還可以一餐(?)吃三盒。(太餓了)

或是早上吃一盒、中午吃一盒、晚上吃兩盒。之類的。←

 

同時我還在拔牙後第一次去超市時掃了「植物の優原味膠原蛋白優格

因為爬文看到有個牙醫會在縫合前讓患者自費塞膠原蛋白進去,說是會好得比較快(但也有網友說其實也沒什麼差)。

我原本只是單純記得(自己三年前的文章寫說)要買優格,看到「膠原蛋白」就決定「就是這個了而且裡面還不含任何果肉,根本拔牙後菜單上的第一志願!(在說什麼)」

 

直到我實在是太想吃鹹的了。

大概第六天吧?我又開始偷吃「蒸蛋」了。(因為我覺得自己的傷口很明顯在告訴我現在還不能吃,但我真的太餓又覺得吃多少甜愛玉跟優格都忍不住了)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直到第六天去看第三位牙醫時,我都沒有吃任何「可能卡食物殘渣」的東西。

當下精神有點恍惚,如果對方說我是有卡食物殘渣才發炎什麼的,我大概會一秒覺得對方是庸醫。(「明明就沒吃東西是要卡什麼食物」這樣。當時我好像還沒開始吃蒸蛋,愛玉也是盡量不吃然後刻意切完整一塊吞(怕愛玉碎屑變成食物殘渣掉入傷口))

吃的訣竅就是用吃愛玉或布丁小湯匙,差不多就會是「能不用咀嚼就吞下、又不容易變得食物碎屑殘渣」的一口大小。(我甚至怕布丁的焦糖卡在傷口、又覺得扔掉浪費,所以完全沒吃布丁。)

但我還是繼續以安素跟牛奶為主。不過此時才發現牛奶會影響抗生素,所以改將「AB無糖優酪乳」混入安素裡面喝(味道有點奇妙,但我覺得比直接喝安素要好一點。但最好喝的我覺得還是「安素加牛奶」的組合。)

 

噢對了我還有吃冰淇淋。當然不能是有餅乾的甜筒,只是因為我本來就喜歡吃所以冷凍庫有那種品脫杯。(但「建議熱敷」(大概第十天左右第三位醫師建議熱敷但我怕了所以還是沒敷呵呵)的後期感覺迴避一下比較好。)

另外也可以吃豆花、或是放涼的清湯

 

等到大概兩、三週後,我開始把「康寶濃湯」當作三餐

不是沖泡式而是要煮的那種。

早上煮一鍋加「切碎的雞蛋豆腐、海帶芽、打散的蛋花(不要留完整一塊蛋黃折磨自己一口吞下它)」,半鍋當早餐、半鍋裝保鮮盒當午餐、晚上再煮一鍋(可能沒時間壓力吧晚上就可以吃完一整鍋了(用完一包湯粉的份量))。

傷口比較好了之後可以再加玉米(用非拔牙側的牙齒戳一下就可以吞下去了,某種層面來說不用咬)和金針菇(擔心過卡牙齒但發現自己不會去咀嚼所以沒這問題,總之切成指甲大小)→為什麼會加這兩樣,是因為我莫名地想咬東西twin晴表情03++.png應該說想吃點非軟流質的食物了。但想想頂多也就只能吞這個(冰箱有的東西裡頭)。

更後期就可以加白飯進去了。(白飯另外用電子鍋煮,可以冰冷藏然後加到熱的湯裡就不會太燙。帶便當的時候就是兩者一起放保鮮盒,午餐時間再直接扔微波爐不要微波太久。)

↑說得輕鬆但我到真的很末期(不是)後期才開始敢加白飯。因為很明顯是會掉進我牙洞裡的嫌疑人第一名。

康寶濃湯有很多種口味哦我喜歡海鮮(期間都吃這個)跟雞蓉玉米←

不喜歡的話也可以吃,但我實在懶得調味又覺得沒那麼好買(一般來說都會被加點需要咀嚼的東西在裡面吧?)。

──然後「康寶濃湯便當」其實滿容易餓的,所以我會再吃一盒愛玉(一盒不夠?吃兩盒!)、再吃「OREO巧心蛋糕」(逛超市時忽然想起然後忽然特別想吃,當時可能也缺熱量吧真的狂吃,曾經一天吃掉近十個(住手)→只記得昨天才買一盒今天又吃完然後再買一盒了。這東西根本是靠舌頭就能解決咀嚼步驟啊超棒的!門牙輕輕咬住也不用把它咬斷,舔到嘴裡蛇頭壓一壓就可以吞下去了←)。

 

等到大概第四週吧,我達到一種「即便『不帶康寶濃湯就會沒午餐(選項)吃』出門時我發現自己還是沒帶康寶濃湯便當。←大概下意識因為吃膩了而在抗拒

然後我就開始吃水餃了。

但前提是必須用湯匙把一顆水餃剁成四小塊左右,再撈起其中一塊放入口中「假裝咀嚼但其實稱不上咀嚼」地用牙齒戳戳它(不會讓上下排牙齒相碰)再吞下去。這樣吃完十顆水餃當一餐。

 

……大概就是這些了。

以上廢話太多所以這裡再簡述一次好了↓

第一階段:「冷水、牛奶(避免跟抗生素一起服用?)、無糖優酪乳、安素(原味/沛力)」還有放涼的清湯

第二階段:「膠原蛋白優格(可以不用膠原蛋白(我只是覺得那特別好吃)但不要有橘子果辦或椰果在裡面)、冰淇淋(不要有餅乾或需要咀嚼的夏威夷果仁之類在裡頭。需要熱敷的話保險起見建議別吃)、愛玉蒸蛋」另外可以考慮布丁豆花但我是都沒吃。

第三階段:「OREO巧心蛋糕康寶濃湯(加雞蛋豆腐、海帶芽之類的請見本文上一段)」此時前兩階段的東西當然可以繼續一起吃

……步上正常飲食階段可以把煮熟的水餃剁成小塊吃、再更後期可以吃煮得軟爛的麵

再來就差不多是正常飲食了灑花跑-1.png

(除了不能完全咬合以外、不要太燙太硬,跟先前比起來自認(沒錯只是自認。心態上讓自己好過一點←)已經可以「想吃什麼吃什麼」)

 

 

原本想拍生理食鹽水和針筒的照片,但還是之後如果有人想看或有時間再貼吧。

另外期間就是避免熬夜什麼的,盡可能休息

過來人的經驗是止痛藥別省了就吃吧(?)。前提是醫生說「不痛就可以不用吃了(表示它沒有跟抗生素合體(?))」

大概就這些了還有我要再三強調:「請慎選醫院跟醫生

希望我寫了N個小時的這篇文章能降低類似悲劇發生的可能性。

下台一鞠躬。

 

──

2020/06補充:後來回去中山牙醫拔第三顆智齒,是有長出來但長歪的(不用縫線)

有預約但從進醫院到出來大概花一小時,那位神醫(?)來就邊說「這樣會不會痛」我說不會然後就感覺被壓一下夾一下,整個過程不到十秒(甚至可能大概就花五秒)就解決了。

後續就止血棉咬一個小時順利止血,再吃第一包抗生素。隔天我就覺得OK就開始吃愛玉了XD之後藥吃四天,幾乎不痛也完全不腫地像智齒從來沒長過一樣(?)。

 

神醫來之前其他醫護人員問診、照X光啊、再回到神醫向我稍微說明牙齒情況(簡潔扼要啊而且醫師雖然遠看有那麼點不苟言笑(?)但面對病人時是很親切又不矯情、讓人安心放鬆的(再次跪拜(?)))

接著去躺診椅上,兩位醫護一位遞漱口水、一位遞同意書要簽名,之後臉上會蓋東西(只露出口腔)、沒想到身上也會蓋布非常周到(笑)

打兩針麻醉後醫護人員(不知道是實習醫還是護士還是其實也是醫生)問「這樣壓會不會痛」,我知道會有壓的感覺是正常的,但對方壓的地方讓我覺得好像有點痛,於是對方又幫我打了第三針麻醉。(但後來也正常地退得很好(?),術後不會有覺得麻醉沒退完臉麻、或者麻醉退太快很痛之類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麻醉有打在準確範圍內。)

神醫來之後幫我把要拔牙側的嘴角確實(適量又動作很快。不是隨便稍微抹一點、也沒有抹一大堆弄太厚)塗抹了說是保護不要被器具摩擦刮傷的東西,接著就是上述的再次確認會不會痛然後十秒內拔完(笑)

接著放棉花要我咬緊,請其他醫護跟我說明術後注意事項同時離開診間(神醫看起來超忙,然後疫情期間全副武裝讓我很敬佩(?))。

術後注意事項其實在打完麻醉等神醫來的期間就已經頗仔細跟我說明過也讓我問完問題了(例如隔天再刷牙),此時也只是再提醒一聲說有忘記的話可以看紙本的術後說明。

然後就是繳費、領藥。然後我想說,此時咬著棉花不能說話的情況,不會是牙科,櫃台都見怪不怪了真好XD(之前同情況在不是只有牙科的醫院就被櫃檯皺眉不耐煩要我說自己的名字才能領藥平眼.png

 

──

順帶一提我現在都在IG@tiayoutw出沒。

這裡的留言一直想回卻沒回(時隔數年再回好像比不回還尷尬)、其他平台也都放著長草數年了。

期間經歷好多事,無論留學啊畢業啊就職啊、那些影響人生的相遇與離別啊殊榮啊……

總之我想我目前還是個迷惘的病號吧。(說不定下次再拔智齒又會回來發文)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i 彼岸惟晴 的頭像
    Tii 彼岸惟晴

    彼岸惟晴(Tii)──致夢想

    Tii 彼岸惟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