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Tia~(鞠躬)

熬過了閉關寫小說寫到我要吃土的八月,終於能把這篇「各帳戶用途分配」貼出來。

簡單來說就是「生活費帳戶(台新Richart)」&「週轉投資旅遊帳戶(玉山)」&「暫存款與儲蓄帳戶(郵局)」三者。

(※括號裡某銀行郵局之類的是個人主觀選擇,以下會說明原因及優勢。)

以下分享自己「從收入到支出」金錢的流動方向、順序、與各停留處(帳戶),包含收入穩定與不穩定兩種情況。

 

先放一張簡單(?)示意圖↓

(雖然最後還是忍不住塞進太多資訊顯得有點雜亂(汗))

帳戶示意圖1-_8.png

 

即便收入不穩定,只要準備一筆和半年所需生活費同額的存款(在資金轉運站),

能透過「2」來讓自己維持半年領「定額薪水」(自己發給自己,類似零用錢的概念),依此類推。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樣的作法多此一舉,但如果是和我一樣盯著一筆存款會糾結「可以花但又好像不該花」而感到不安的話,這個方法可以讓自己心安理得所以推薦(笑)

 

ʚїɞ────────────ʚїɞ

 

再來是上述示意圖的詳細說明

(原本寫在圖上但被我拿掉的部分)

 

【Richart】

  當月生活費定期定額支出(手機/保險/房租)&生活浮動支出(抓高定額。好比算一算可能需要六到八千那就設定八千。)

  信用卡帳單-刷卡就立刻將錢轉入此(個人推薦用手機APP記帳,帳戶名稱「R_卡費」、「R_生活費」、「R_備用金」這樣區分得很明顯。)

  意外支出備用金-維持定額(禮金紅包等日常生活費以外的支出可以先跟這一塊「借」,之後再看用途決定要從哪一塊拿來補。)

 

【玉山】

  資金轉運站-N月份生活費暫存(收入盡量全入此)

投資日幣:連結外幣帳戶(到價通知,APP買賣)

  攢旅日基金:存滿「NT__元+JPY__円」可規劃旅遊

(※當然可自行替換為其他幣別或選擇不碰外匯開個交割戶之類的~這邊單純分享自己的情況。)

 

【郵局】

緊急預備金:每一萬元拆單(一年期)定存

設定目標使其穩定增長(EX:某年須達__元以上)

用以應付失業、住院、賠償等非預期性且不得不的支出(若都沒發生意外就拿來養老)

基本上獎金類收入也都可以優先考慮放這邊,但如果手頭沒那麼寬裕就把獎金拿去放資金轉運站也許更方便些。

 

單筆暫存款:活存/定存到期日設定為取用日

依目的及其所需目標金額作區分(EX:存款A - 打工度假需存__元、存款B - 買房需存___元)

(↑同樣地可以用記帳軟體去劃分,存款A需存幾元而已存幾元這樣,方便觀察與計算之類的。)

 

ʚїɞ────────────ʚїɞ

 

↑目前大概像是這樣

當然這過程中也經過了不少次修正甚至推翻(笑)

 

至於為什麼選擇Richart當生活費帳戶的理由……

因為我喜歡全家←

不對那是加分條件但不是主因。

主要是每月5次跨行轉帳以及每月5次跨行提領免手續費

然後維持每個月往這個帳戶轉入台幣2萬元的話活存利率1%

(利率逼近定存。感覺上同時享受了活存的自由和(接近)定存的利息。

不過好像只到2018年12月底……當初開戶禮五百元的活動好像也結束了(感傷)

再加上還有「該帳戶裡一百萬(含)以內的存款才能享有1%利率」的規則,超過一百萬的部分好像是以差不多一般活存等級的利率計算?

(↑我可沒有一百萬可以放所以沒記清楚哈哈哈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官方那邊查查,我就算寫在這邊說不定哪天規則改了(扶額)←其實只是懶,因為這篇也理所當然不是廣編(拿了錢辦事一定不隨便,沒收錢的話基本上就嗯我們快把文章寫完吧(?))))

(↑順帶一提這裡的右括號多到我一瞬間以為自己在檢查程式碼(多或少一個就會出錯的那種))

我是去年開戶的但好像是今年開始吧?提款卡(原本是白狗圖案)有結合悠遊卡的版本(綠狗圖案)

而且我還在APP看到「悠遊卡自動加值」這項!如果是加到提款卡那張的悠遊卡錢包裡去那不稀奇(雖然超方便,只要把它和一張信用卡和千元鈔塞進卡夾裡,再抓上手機一起放口袋就可以出門了耶天哪←驚恐什麼)

雖然我還沒嘗試操作過,但看起來就是「別張悠遊卡」也可以透過從Richart帳戶扣款來自動加值。(雖然我不確定所謂「別張」的許可範圍在哪(汗))

以往用著不能自動加值的悠遊卡我就一直很嚮往「自動加值」這回事,雖然也有相對的風險(好比卡掉了還沒及時發現的話可能會先被就此從帳戶掏走個三千元之類的(?))而且有些地方的離線系統沒辦法自動加值(我記得的情況是台鐵或公車之類)……但我還是覺得用過自動加值就回不去了哈哈

(↑雖然我想應該不少人都知道了,但我在開始用之前也是不知道地所以補充一下:自動加值是會在付款感應餘額不足時自動從帳戶扣款(其實好像是圈存)五百元加值到悠遊卡的錢包裡。也有單日加值上限之類的,詳細規則還是需要另外查詢比較好。只提一點的話就是:五百元為一單位!(←不知道為什麼想挑這個講))

……然後我覺得Richart的篇幅太長了我們cut進下一段好了(汗)

簡單來說如果要看「自己有多少錢可以花」,那基本上就可以自我催眠說自己只有Richart這一個生活費帳戶(笑)

(↑當然接著要看記帳軟體裡的用途帳戶還剩多少餘額,好比不可能把手機費拿來買日用品的意思。)

 

玉山的話我是喜歡它的APP,可以設定匯率到價通知(資料庫裡同時最多五筆)

好比設計美金匯率高於多少就跳出通知(要賣)、日幣匯率低於多少就顯示通知(要買)之類的。

首頁裡也可以同時看到「台幣活存、台幣定存、外幣活存、外幣定存」四項,而且外幣的部分顯示的是各幣別依當下匯率換成台幣後加總的金額。

這方面拿來當旅遊基金超方便啊對我來說!因為個人習慣是訂房機票什麼的刷卡最後台幣計、但到當地一定主要是用日幣現鈔(信用卡備用,長期在那邊住才用旅行支票)

這時候──玉山的日幣提款機方便也是一點(當然還有台灣銀行跟匯豐都可以考慮),

不過我想說的是,玉山帳戶裡的總金額扣掉轉運站裡的一筆台幣數字,剩下的就是旅遊基金(台幣+日幣),因為我這邊投資的目的不能說是賺錢補貼收入,而單純就是補貼旅遊基金(哭笑不得)所以台日幣之間用APP很方便地抓起手機買賣

而旅遊基金的總額在這邊就可以很彈性地,好比機票貴了那外幣現鈔就少帶一點之類的,這樣來取得平衡(?)。

順帶一提玉山的提款卡也可以有悠遊卡功能,所以它是我的第二(備用的)悠遊卡~

(↑這人什麼都很喜歡有備用的不然不安。好比在不能自動加值又趕時間不想人工加值的情況,第一張悠遊卡餘額不夠(路上看記帳APP就知道了)或萬一萬一感應不到就改刷第二張。另外還有要是偶爾跟誰同行(←壓倒性偏好單獨行動)的話第二張可以借人(但它有自動加值功能的話請更加謹慎地考慮要不要借,萬一它還身兼信用卡的話那還是別借了(咦)),我自己遇到過是跟人一起搭公車、或者對方就是有各種卡但是沒有可以代替悠遊卡的卡(?)的情況。)

最後,萬一有生活費帳戶那邊cover不過來的支出,基本上就是考慮砍這裡的旅遊基金過去補的時候了。

 

最後郵局嘛……其實還滿陰錯陽差(?)因緣際會的

可能因為我國三以來打工多半都被要求提供郵局帳戶(薪水匯或無摺存到裡面)

原先就只有這麼一個帳戶在自己手上時,理財狀況很可怕,會神不知鬼不覺就邪念一動(?)砍存款變成生活費(現在覺得這萬萬不可)

「就算給自己規定的生活費快透支了那再從存款提就好」這種想法讓我走向毀滅過啊啊啊啊啊

(↑最後有好一陣子想著「怎麼辦我要破產了只能去死了嗎」(汗)所幸後來收入總算有增加,從那時候我就告誡自己萬萬不可把所有錢放到同一個帳戶裡,至少至少存款一定要獨立出來。

現在像這樣分成三大帳戶後我想說:「我根本從一開始就該這麼做的哪怕當我還是個未成年的時候!」←等等未成年還是用「信封分錢法」那類也許比較適合。)

嗯……覺得這篇文章有點太長先打住好了(汗)

 

另外,其實還有一個銀行帳戶裡頭的錢是當作「緊急備用金」,平時當作沒有這筆錢存在的那種。

(↑平時不看記帳APP的話我還真的會忘←所以幾乎沒機會打裡頭前的主意。)

這部分我自己是覺得有些可有可無(是舊版本的帳戶配置下顯得必要、但在這版本裡顯得不太必要(除非存款爆炸多,但那樣的話這個版本的方式可能滿足不了(汗)所以省略~)

 

ʚїɞ────────────ʚїɞ

 

大概就像是這樣,這次先到這邊吧謝謝閱讀~

也有想過一些「生活費規劃」之類的主題

想寫但不確定何時有機會寫

自己也隱約有「這版本的帳戶用途分配還會再變動」的感覺

(↑覺得這和人生規劃呀時間規劃之類的很像,懷疑起就我的性格根本是到死都會不定期變動下去(?))

 

這篇在這裡寫著寫著又變得很像聊天性質的隨筆雜談

哪天希望能精簡過後再加些想說但漏掉的內容貼到新部落格去

現在各種更新都會放在Instagram哦歡迎追蹤m(_ _)m

 

Tia You(@tiayoutw)分享的貼文 張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i 彼岸惟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